清明節,又稱掃墓節,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。這個節日深植於中華文化,已有超過 2,500 年的歷史。對於華人而言,清明節是祭祀祖先、緬懷故人的重要時刻,家人會前往祖墳掃墓,進行祭拜儀式,以表達孝道與敬意。
2025 年清明節為 4 月 4 日(星期五)。在中國,清明節是一個法定節假日,許多家庭會利用這個長週末前往墓園祭祖,或是進行踏青等戶外活動。
清明節的起源可追溯至周朝(公元前 1046–256 年),但真正成為官方節日則是在唐朝(618–907 年)。唐玄宗下令,規定民間應於此時正式祭祖,確立了清明節的傳統習俗。
清明節與寒食節有密切關聯。寒食節原本是紀念春秋時期的介子推,人們會在這一天禁火不炊,只能吃冷食。隨著時代發展,寒食節的部分習俗與清明節融合,如今清明節最為人熟知的便是掃墓祭祖與春季踏青的活動。
清明節最重要的傳統習俗之一便是掃墓。家人會前往祖墳,進行以下儀式:
清明節雖然不像春節、中秋節那樣以美食為主,但仍有一些特定的應節食品:
清明節不僅是追思祖先的日子,也是一個適合親近自然的節日。踏青(春遊) 是清明節的傳統活動,家人和朋友會到公園、郊區、湖泊邊欣賞春天的美景。
此外,放風箏 也是清明節的習俗之一,據說放風箏可以祈求好運、驅邪避災。許多人甚至會將風箏線剪斷,象徵讓煩惱隨風而去。
清明節的日期根據 二十四節氣 中的「清明」節氣而定,通常在 4 月 4 日或 4 月 5 日。以下是 2016 年至 2025 年的清明節日期:
來中國旅遊的遊客也能透過以下方式感受清明節文化:
清明節是中國大陸、香港、台灣和澳門的法定假日。在中國,通常有三天假期,讓家庭能夠掃墓祭祖或踏青出遊。
中國 2025 年清明節假期:
在這段期間:
清明節不僅限於中國,在世界各地的華人社區也會慶祝,例如:台灣、香港、馬來西亞、新加坡、泰國 等地,華人仍會遵循傳統,掃墓祭祖。
其他文化中也有類似的節日:
因為這一天最主要的傳統習俗就是掃墓,家人會前往祖墳清掃與祭拜。
雖然清明節是緬懷先人的日子,但也有輕鬆愉快的部分,例如踏青、放風箏、全家團聚。
可以!遊客可以觀賞傳統儀式、品嚐節日美食,深入了解清明節的文化意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