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西,簡稱「晉」,位於中國華北地區,地處黃土高原東部,是中華文化的發源地之一。省會太原歷史悠久;而平遙古城則以完整保存的明清建築而聞名。大同、運城、臨汾等城市也各自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與自然景觀。
山西多為山地與丘陵地貌,資源豐富,尤其以煤礦著稱,因此也被稱為「煤海」。不過,除了工業發展,這裡還保留了大量古建築、古寺廟、古民居與民俗文化,非常適合想要深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與歷史的旅客。
山西全省共劃分為11個地級市,各城市風格迥異,從佛教藝術、晉商遺風到古村落與黃土風情,皆可一一探索。
熱門目的地包括太原、大同、晉中、臨汾、運城;而像忻州、呂梁、陽泉、長治、朔州等地,也有許多未被過度開發的景點,值得深入走訪。
山西省會,舊稱晉陽,是重要的歷史文化城市。著名景點有晉祠、雙塔寺、山西博物院等,適合初次造訪山西的旅客。
古代邊塞重鎮,以雲岡石窟(世界文化遺產)聞名。華嚴寺與懸空寺也極具代表性,是佛教藝術與建築愛好者不能錯過的地方。
被譽為「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古城」,整座城牆、票號、老街皆保存完好,讓人有穿越時空之感。
這裡是關公的故鄉,有解州關帝廟、永樂宮與鹽湖等文化與自然景點,充滿晉南地方特色。
傳說中的「堯都」所在地,有壺口瀑布、堯廟與大槐樹尋根園等,蘊含豐富歷史人文價值。
山西擁有豐富的歷史古蹟與壯麗自然景觀,非常適合喜愛文化深度旅行的遊客。
從佛教石窟、晉商大宅到黃河壺口瀑布,每一處都充滿故事與驚喜。
中國四大石窟之一,雕工精湛,融合印度與中亞藝術,是佛教藝術的瑰寶,值得慢慢欣賞。
整座城區保存完好的明清時期建築,有票號、鏢局、古街等,是中國傳統金融與建築文化的活教材。
黃河上最壯觀的瀑布,氣勢磅礴,尤以春汛與秋季最為壯觀,是攝影與親近自然的絕佳選擇。
建於陡峭山壁之上,歷經千年風雨仍屹立不搖,建築結構令人驚嘆,是山西建築奇蹟代表之一。
清代晉商代表性宅邸,建築精細、布局嚴謹,曾是電影《大紅燈籠高高掛》拍攝地。
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,寺廟林立,香火鼎盛,是文化朝聖與自然健行兼具的勝地。
山西菜系又稱「晉菜」,主打麵食、醬香與重口味,特別以刀削麵聞名。
由於氣候與飲食習慣的影響,山西人擅長利用各種穀物製作麵食,是名副其實的「麵食王國」。
山西代表性麵點,現削現煮,口感Q彈,常搭配牛肉湯或炒醬,讓人一試成主顧。
炸過的肉片再加勾芡醬汁回鍋快炒,外酥內嫩,味道香濃,是山西家常菜代表之一。
類似涼粉,用豌豆或小米澱粉製成,涼拌食用,加入蒜汁與辣椒,是夏天開胃小吃。
用燕麥製成的蒸麵圈,造型特別,口感扎實,搭配蘸醬或燉肉享用最地道。
古老滋補湯品,結合黃酒、羊肉、蓮藕與龍眼等,溫補養身,特別適合冬天飲用。
不是動物腸,而是一種蒸熟的麵糊成型後切片煎煮的小吃,配蒜汁吃特別香,是在地早餐首選。
山西省面積約15.6萬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約3,420萬。以下為各城市最新統計數據(2023年):
太原:6,998 km²,約 530 萬
大同:14,176 km²,約 340 萬
陽泉:4,552 km²,約 120 萬
長治:13,864 km²,約 320 萬
晉城:9,490 km²,約 230 萬
朔州:10,588 km²,約 160 萬
忻州:25,139 km²,約 290 萬
呂梁:21,143 km²,約 310 萬
晉中:16,408 km²,約 330 萬
臨汾:20,275 km²,約 370 萬
運城:13,968 km²,約 470 萬
山西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,四季分明。冬季寒冷乾燥,夏季則溫熱伴隨雷陣雨,日夜溫差大。以下以太原為代表:
1月:-8~2°C,風大乾冷,偶有降雪
2月:-5~5°C,乍暖還寒
3月:0~12°C,春天氣息漸濃
4月:6~20°C,適合戶外活動
5月:12~26°C,旅遊舒適季
6月:17~30°C,初夏轉熱
7月:20~32°C,一年最熱
8月:18~30°C,仍偏熱但雨勢減少
9月:12~26°C,涼爽宜人
10月:5~20°C,秋高氣爽
11月:-2~10°C,初冬來臨
12月:-6~4°C,乾燥寒冷
最佳旅遊時間為每年春季(4~6月)與秋季(9~10月),氣候溫和,風景最美。
山西各主要城市的郵遞區號與市話區碼如下:
太原:030000 / 0351
大同:037000 / 0352
陽泉:045000 / 0353
長治:046000 / 0355
晉城:048000 / 0356
朔州:036000 / 0349
忻州:034000 / 0350
呂梁:033000 / 0358
晉中:030600 / 0354
臨汾:041000 / 0357
運城:044000 / 035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