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我是 Emma Lee,一位旅居中國多年的外國美食部落客。我熱愛探索中國各地的街頭小吃與高檔餐廳,從熱騰騰的胡同早餐攤,到隱藏在城市角落的米其林中餐廳,每一次味蕾的體驗都讓我更加著迷於中國的飲食文化。這篇文章,是我為所有對「大陸早餐」充滿好奇的朋友準備的。無論你是第一次來中國,還是正在計劃一次深入本地的旅行,我希望這份早餐指南可以成為你打開早晨的第一口靈感。
大陸人早餐都吃些什麼?
你可能聽說過大陸早餐有非常多種,的確是這樣,不同城市有不同城市的獨特早餐,並且南北城市差距巨大,比如北京和廣州的早餐完全不同。這裡列舉幾個中國常見的早餐種類,如果想了解具體城市的早餐,見下面分城市的早餐介紹。
豆漿油條

豆漿油條是中國最經典的早餐組合,幾乎在全國各地都能找到。熱騰騰的豆漿配上金黃酥脆的油條,既能填飽肚子又價格實惠,是大陸人每天早上的「國民早餐」。
- 拼音:dòu jiāng yóu tiáo
- 主要食材:黃豆、麵粉、食用鹼、鹽
饅頭 / 包子

饅頭和包子是中國北方常見的傳統主食,簡單、便捷且飽腹。包子的餡料多種多樣,有豬肉、白菜、雞蛋、豆沙等,而饅頭則是無餡的蒸麵團,是許多家庭最基礎的早餐選擇。
- 拼音:mán tóu / bāo zi
- 主要食材:麵粉、酵母、水(包子含豬肉或蔬菜餡)
稀飯

稀飯是一種將大米煮成粥狀的早餐,口感柔軟清淡,常常搭配咸菜、花生或茶葉蛋食用。它是很多大陸家庭的日常早餐,也適合體質虛弱或早上胃口不佳的人食用。
- 拼音:xī fàn
- 主要食材:大米、水(可加咸菜、皮蛋、花生等)
雞蛋餅 / 煎餅果子

雞蛋餅和煎餅果子是街頭攤販最常見的早餐選擇。前者通常是雞蛋加麵糊煎成薄餅,後者則源自天津,用綠豆麵煎成餅,捲入油條、薄脆、香蔥等,口感豐富,是許多上班族的首選。
- 拼音:jī dàn bǐng / jiān bǐng guǒ zi
- 主要食材:麵糊、雞蛋、蔥花、薄脆、甜麵醬
米粉 / 米線

米粉和米線是南方城市尤其廣西、雲南等地的早餐代表。米製粉條在滾燙的肉湯中加入牛肉片、酸豆角、香菜和辣椒,熱氣騰騰、香氣撲鼻,是冬天裡的完美早餐。
- 拼音:mǐ fěn / mǐ xiàn
- 主要食材:大米、水、肉湯、酸豆角、辣椒
茶葉蛋

茶葉蛋是一種用醬油、茶葉和八角等香料燉煮的雞蛋。蛋殼裂開後會形成獨特的紋路,味道鹹香,是便利店、早點攤非常常見的早餐小食,價格親民,也方便攜帶。
- 拼音:chá yè dàn
- 主要食材:雞蛋、醬油、茶葉、八角
大陸各地的早餐特色——地方人都吃些什麼?
北京
北京不僅是中國的政治中心,更是一座擁有深厚傳統文化底蘊的美食之都。北京人的早餐保留著老北京的飲食風貌,從鹹香扎實的炸醬麵,到帶有獨特發酵風味的豆汁,展現了北方人對「熱呼呼」與「實在感」的早餐偏好。
想深入了解北京的地道美食?請參考我們的 北京美食指南。
北京炸醬麵

炸醬麵是一道充滿北京地域特色的麵食。手擀麵條上覆著用黃豆醬與豬肉炒製而成的炸醬,再搭配黃瓜絲、豆芽、蘿蔔絲等「面碼」。鹹香濃郁,是不少北京人大陸人早餐或午餐的首選,也是地方飲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。
- 拼音:běi jīng zhà jiàng miàn
- 主要食材:手擀麵、黃豆醬、豬絞肉、黃瓜絲
豆汁

豆汁是老北京極具代表性的傳統飲品,由綠豆渣發酵製成,口感酸澀獨特,通常會搭配焦圈、鹹菜一同享用。雖然外地人可能「聞風喪膽」,但對於老北京人而言,豆汁是一種從小喝到大的熟悉味道。
- 拼音:dòu zhī
- 主要食材:綠豆、發酵豆渣、鹹菜
豆腐腦

豆腐腦是一道滑嫩細膩的早餐小吃,北方版本大多是鹹口,會加入醬油、蒜汁、肉末與蝦皮等調味料。不僅容易消化,還能迅速補充能量,是老年人與孩子們的早餐首選之一。
- 拼音:dòu fu nǎo
- 主要食材:黃豆、水、醬油、蝦皮、肉末
煎餅果子

煎餅果子雖源自天津,卻在北京街頭早餐中佔有重要地位。它是以綠豆麵或小麥麵製成的薄餅,包裹油條、雞蛋與薄脆,再抹上甜麵醬,成為一份方便攜帶、口感多層的早餐,尤其受到通勤族喜愛。
- 拼音:jiān bǐng guǒ zi
- 主要食材:麵糊、雞蛋、油條、薄脆、蔥花、甜麵醬
上海
上海的早餐體現了江南地區「精緻細膩」的飲食風格。相較於北方主食的「紮實」,上海的早餐更講究層次與口感。從香酥的大餅,到鹹香的糍飯糰,再到溫潤的豆漿,每一口都透著濃濃的滬式風情。
想深入了解上海本幫菜與早餐文化?請參考我們的 上海美食指南。
大餅

上海的大餅是一種以發酵麵糰烘烤製成的麵點,外皮灑滿白芝麻,入口酥香。傳統的大餅可單吃,也可以夾入油條、雞蛋或鹹菜,是典型的上海人「碳水三重奏」式早餐。
- 拼音:dà bǐng
- 主要食材:麵粉、芝麻、油、發酵麵糰
油條

油條是上海早餐中最常見的炸物之一,外酥內軟、金黃誘人。上海人喜歡把油條夾進糍飯糰裡,或泡進熱豆漿中一起吃,是許多人童年記憶中不可或缺的味道。
- 拼音:yóu tiáo
- 主要食材:麵粉、水、鹼粉、食用油
糍飯

糍飯糰在上海是一種講求「重口感」的早餐選擇,將油條、肉鬆、鹹菜包裹在糯米飯中,外層緊實、內餡豐富,咬下一口香糯有嚼勁,是不少人上班路上的固定選擇。
- 拼音:cí fàn tuán
- 主要食材:糯米、油條、肉鬆、鹹菜
豆漿

豆漿幾乎是上海人每天早上必喝的飲品。傳統豆漿香濃細膩,可甜可鹹,鹹豆漿中可加入蔥花與榨菜。搭配油條與大餅,就是一份溫暖又飽足的理想早餐。
- 拼音:dòu jiāng
- 主要食材:黃豆、水
廣州 / 珠海
廣州與珠海同屬廣東地區,擁有深厚的粵菜文化基礎。特別是廣州,其「早茶文化」在中國甚至海外都具有極高知名度。每天清晨,食客們聚集在茶樓中,圍坐一桌,邊啜飲熱茶邊細嚐點心,慢節奏地展開新的一天。
想深入了解廣州早茶文化?請參考我們的 廣州美食指南。
想深入了解珠海早茶文化?請參考我們的 珠海美食指南。
叉燒包

叉燒包是廣州早茶中最受歡迎的點心之一。鬆軟的白色發酵麵包內包裹著香甜的蜜汁叉燒,咬下一口便能感受到滿滿肉香與濃郁醬汁,是許多大陸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。
- 拼音:chā shāo bāo
- 主要食材:發酵麵糰、叉燒肉、醬油、糖
蝦餃

蝦餃是廣式點心的代表作之一,外皮晶瑩剔透,內餡為整隻鮮蝦並以少許豬油提味,口感 Q 彈鮮美。配上一壺熱茶,是地道早茶中不可或缺的一品。
- 拼音:xiā jiǎo
- 主要食材:鮮蝦、澄粉、豬油
干蒸燒賣

干蒸燒賣是廣東傳統的經典早餐點心,外型小巧,餡料以豬肉為主,有時也會加入蝦仁或香菇。頂端開口呈花朵狀,是茶樓點心車上的常見招牌。
- 拼音:gān zhēng shāo mài
- 主要食材:豬肉、香菇、澄粉、蝦仁
紅米腸

紅米腸是廣東特色腸粉的一種,外皮以紅米漿蒸製,色澤紅潤亮眼,質地滑嫩。內餡常見有牛肉、叉燒或蔬菜,搭配醬油、花生醬等調味,口感層次分明。
- 拼音:hóng mǐ cháng
- 主要食材:紅米漿、牛肉或叉燒、醬油、芝麻醬
深圳
作為一座移民城市,深圳的早餐文化兼容並蓄。這裡既有南方人喜愛的腸粉、粥類,也隨處可見北方傳統的豆漿油條,是全國風味融合的代表。深圳的早餐攤位充滿活力,是認識這座年輕城市的好方式。
想看看深圳如何融合南北風味?點擊這裡查看我們的 深圳美食指南。
腸粉

腸粉是廣東與深圳街頭早餐中最常見的傳統米製點。以米漿蒸成薄片,再捲入牛肉、雞蛋或蔬菜,現蒸現吃,口感順滑清香,常搭配甜醬油與花生醬。
- 拼音:cháng fěn
- 主要食材:米漿、牛肉或雞蛋、油、醬油、花生醬
及第粥

及第粥是廣東粥品中的經典,相傳因狀元「及第」而得名。粥底綿滑細膩,搭配豬肝、瘦肉、粉腸等配料,香氣濃郁,是一碗營養豐富的「全能早餐」。
- 拼音:jí dì zhōu
- 主要食材:大米、豬肝、豬肉、豬腸、薑絲
豆漿油條

雖然源於北方,但豆漿油條在深圳也非常常見。熱豆漿配上酥脆油條,是許多上班族與學生的「快手早餐」,簡單又溫暖,是跨地域風味融合的最佳代表。
- 拼音:dòu jiāng yóu tiáo
- 主要食材:黃豆、麵粉、食用鹼、鹽
成都
成都作為中國西南的美食天堂,不只有火鍋與串串,早餐同樣精采。成都人大多從街邊小攤開始一天的早晨,從一碗熱辣的肥腸粉,到一份鮮香的擔擔麵,早餐就是要吃得「有味道」。
想了解成都的辣味早餐與特色小吃?點擊這裡查看我們的 成都美食指南。
龍抄手

龍抄手是成都最具代表性的傳統小吃之一,相當於四川口味的餛飩。皮薄餡嫩、湯底微辣,入口滑順,常加入紅油、蔥花與醋,是成都人早餐攤最愛的熱湯麵點之一。
- 拼音:lóng chāo shǒu
- 主要食材:豬肉、麵皮、蔥薑、紅油、雞湯
肥腸粉

肥腸粉是一道極具四川風味的小吃。紅薯粉 Q 彈滑順,搭配燉得酥爛入味的滷肥腸,再加入辣椒油、花椒與蔥花,一碗入口,麻辣鮮香層層堆疊,是地道成都人最愛的口味。
- 拼音:féi cháng fěn
- 主要食材:紅薯粉、肥腸、辣椒油、花椒、高湯
鍋盔

鍋盔是一種外酥內韌的烤餅,外型像盾牌。成都的鍋盔有甜鹹兩種口味,鹹口常夾肉末、豆瓣醬或榨菜,適合早餐,也方便攜帶,是成都街頭最實在的選擇。
- 拼音:guō kuī
- 主要食材:麵粉、豬肉、豆瓣醬、芝麻
擔擔麵

擔擔麵是川菜中的明星小麵,最初由挑擔叫賣而得名。麵條細而有勁,淋上香氣四溢的肉末辣醬,搭配花生碎、蔥花與芽菜,麻辣中帶點回甘,是許多成都人最愛的早餐之一。
- 拼音:dàn dàn miàn
- 主要食材:麵條、豬肉末、醬油、芽菜、辣椒油
杭州
杭州作為江南文化名城,早餐展現出典型的「清淡、軟糯、香鮮」風格。街頭小籠、巷口豆漿,加上一杯龍井綠茶,開啟的,是柔和精緻的一天。
想深入了解杭州的江南風味?點擊這裡查看我們的 杭州美食指南。
生煎包

生煎包是杭州街頭常見的小吃,底部香脆、上層柔軟,內餡多為鮮肉或三鮮口味。吃的時候常常「爆汁」,建議小口咬開。外酥內嫩、香氣四溢,是江南地區的早餐代表之一。
- 拼音:shēng jiān bāo
- 主要食材:麵粉、豬肉、蔥薑、醬油、芝麻
豆漿油條

在杭州,豆漿油條同樣深受歡迎,尤其搭配鹹豆漿、蔥花與榨菜,更顯江南風味。豆漿香滑、油條酥脆,是簡單卻百吃不厭的一頓早餐,常與生煎或小籠包搭配食用。
- 拼音:dòu jiāng yóu tiáo
- 主要食材:黃豆、麵粉、食用鹼、鹽
牛肉粉絲

牛肉粉絲湯在杭州屬於平價又溫暖的街邊早餐。粉絲滑順、湯頭清香,牛肉多為燉煮軟爛的滷牛肉,搭配香菜與辣椒油,營養豐富又暖胃,是冬日清晨的安心之選。
- 拼音:niú ròu fěn sī
- 主要食材:粉絲、滷牛肉、高湯、香菜、辣椒油
重慶
重慶的早餐就如這座山城的性格一般——火辣、直接、不拘小節。無論是熱辣的小麵,還是香麻的酸辣粉,一碗下肚,立刻喚醒味蕾,開啟充滿活力的一天。
想探索重慶辣味早餐的魅力?點擊這裡查看我們的 重慶美食指南。
重慶小麵

重慶小麵是山城人每天必吃的「靈魂早餐」。雖然配料簡單,但調味非常講究,必須麻、辣、鮮、香俱全。麵條爽滑有勁道,一口熱湯面立刻暖身暖胃,是重慶人生活節奏的完美體現。
- 拼音:chóng qìng xiǎo miàn
- 主要食材:鹼水麵、辣椒油、花椒粉、蒜泥、醬油
酸辣粉

酸辣粉是重慶另一道超人氣的街頭小吃,常被當作早餐或下午點心。紅薯粉條配上麻辣湯底,再加入香蔥、炒花生與榨菜,口感酸爽有勁,令人上癮,是重慶味覺記憶的經典代表。
- 拼音:suān là fěn
- 主要食材:紅薯粉、辣椒油、醋、花生、榨菜
油茶

油茶是重慶部分老城區至今仍保留的傳統早餐。將炒米粉或糯米粉加入花生、芝麻、蔥花與辣椒,用熱水沖泡攪拌後飲用。口感香辣濃稠,極具地方特色,是老重慶人記憶中的「老味道」。
- 拼音:yóu chá
- 主要食材:炒米粉、芝麻、花生、辣椒、薑蔥
廈門
廈門作為一座海邊城市,其早餐融合了閩南、台灣與東南亞風味。這裡的早晨既有濃濃的海味,也有柔軟甜糯的傳統小吃,是一座適合「慢吃早飯」的城市。
想看看廈門的閩南風味早餐?點擊這裡查看我們的 廈門美食指南。
麵線糊

麵線糊是廈門傳統的地方早餐,使用極細的米麵線熬煮成濃稠湯糊,湯底滑順,常加入海蚵、豬肝、蝦米等食材,再搭配香蔥與胡椒粉,口感溫潤,是地道的「家常早味」。
- 拼音:miàn xiàn hú
- 主要食材:米麵線、海蚵、豬肝、蝦米、蔥薑
沙茶麵

沙茶麵是廈門人引以為傲的招牌麵食,以沙茶醬調製湯底,味道鹹香中帶有花生香。配料可依喜好自由搭配,如牛肉片、花蛤、豆腐泡、海鮮等,是一碗屬於廈門的「客製化早餐」。
- 拼音:shā chá miàn
- 主要食材:麵條、沙茶醬、牛肉片、花蛤、豆腐泡
花生湯

花生湯是廈門人愛不釋口的甜湯式早餐,使用紅皮花生慢炖至鬆軟,再加糖調味,入口香甜綿密。有時會搭配炸餜或包子一同食用,是孩子與長輩最喜歡的溫暖滋味。
- 拼音:huā shēng tāng
- 主要食材:花生、白糖、水
福州
作為福建省省會,福州的早餐風味清新、口感柔和,講究「湯香味足」。福州人注重「一日三湯」,早晨來一碗湯麵或湯圓,是最溫潤的開場方式。
想了解福州的特色小吃與早餐?點擊這裡查看我們的 [福州美食指南]。
福州魚丸

福州魚丸是福建地區最具代表性的傳統小吃之一,將魚漿包入肉餡製成,外彈內嫩。湯頭清爽鮮甜,常加入紫菜與蔥花,是福州人早餐桌上的經典菜餚。
- 拼音:fú zhōu yú wán
- 主要食材:魚漿、豬肉、蔥薑、水
鍋邊糊

鍋邊糊是一道介於粥與麵之間的福州特色早餐。將米漿沿鍋邊鋪灑形成柔軟糊狀,再加入海蚵、蝦米、香菇等豐富配料,湯底微黏、香而不膩,是道地福州人的心頭好。
- 拼音:guō biān hú
- 主要食材:米漿、海蚵、蝦米、香菇、油蔥
沙茶麵

福州的沙茶麵與廈門相似,但湯頭相對清爽,口感更為淡雅。沙茶醬香氣與海鮮的鮮味結合,成就一碗「福味十足」的傳統湯麵,常加入豆腐泡、花蛤、豬肝等多樣配料。
- 拼音:shā chá miàn
- 主要食材:沙茶醬、麵條、花蛤、豆腐泡、香菜
西安
作為十三朝古都,西安的早餐豪放、實在,充滿西北風味。「肉、麵、湯」是關鍵字,一碗胡辣湯或一個肉夾饃,就足以溫暖整個早晨。
想了解西安的西北早餐文化?點擊這裡查看我們的 西安美食指南。
肉夾饃

肉夾饃有「中式漢堡」之稱,起源於陝西,是西安最具人氣的傳統早餐之一。白吉饃外酥內軟,中間夾入長時間燉煮的腊汁肉,肥而不膩、香氣撲鼻,是經典的西北風味代表。
- 拼音:ròu jiā mó
- 主要食材:白吉饃、腊汁肉、五香粉、香菜
胡辣湯

胡辣湯是西北地區流行的熱湯類早餐,湯體濃稠、辣中帶麻,常含有木耳、粉條、豆腐皮與牛肉片等,入口辣爽暖身,是寒冷早晨最實用的「暖胃神器」。
- 拼音:hú là tāng
- 主要食材:木耳、粉條、豆腐皮、牛肉、胡椒粉、辣椒油
油茶麻花

油茶是一種以麵粉炒製沖泡的傳統飲品,風味香濃。西安人習慣搭配酥脆麻花一起食用,形成香滑與酥脆並存的獨特組合。熱油茶入口溫潤,是老西安人早餐裡的「傳統對手戲」。
- 拼音:yóu chá má huā
- 主要食材:麵粉、芝麻、鹽、糖、麻花
哈爾濱
作為中國東北的重要城市,哈爾濱的早餐豪邁又實在,受到俄式風格影響頗深。當地早餐以麵點為主,份量十足、熱量充沛,在冰雪城市的早晨更顯溫暖。
想深入了解哈爾濱的東北早餐?點擊這裡查看我們的 哈爾濱美食指南。
燒餅

哈爾濱的燒餅多為烘烤製作而非油炸,外皮金黃酥脆,內部鬆軟。傳統以芝麻燒餅最常見,也有夾肉、夾醬等改良款。冬天裡,燒餅配豆漿或小米粥,是街頭常見的熱早餐組合。
- 拼音:shāo bǐng
- 主要食材:麵粉、芝麻、酵母、油、鹽
豆腐腦

東北地區的豆腐腦偏鹹口,哈爾濱尤其如此。常加入醬油、香油、蝦皮、木耳絲與豬絞肉等,風味濃厚、層次豐富。相比南方的甜豆花,這裡的口感更「重口味」。
- 拼音:dòu fu nǎo
- 主要食材:黃豆、豬絞肉、木耳、蝦皮、醬油
油炸糕

油炸糕是東北特有的甜口炸點心,外皮酥脆,內餡通常為紅豆沙或棗泥。哈爾濱冬天街頭常見,炸得金黃誘人,是搭配豆漿或小米粥的傳統「甜點早餐」。
- 拼音:yóu zhá gāo
- 主要食材:糯米粉、豆沙或棗泥、白糖、植物油
旅人如何體驗道地的大陸早餐?
- 🥢 走進早市或早餐攤是最佳選擇
- 當地居民最常去的早市、街邊攤位,才吃得到真正的「在地口味」。
- 推薦地點:廣州的茶樓、成都的巷口、杭州的社區門口早餐車。
- 觀察人潮:跟著排隊的大陸人點餐,幾乎不會踩雷。
- ⏰ 早餐時間有限:記得早起
- 多數早餐攤從早上 06:30 開始營業,到 09:30–10:00 就收攤。
- 熱門品項如煎餅果子、糯米飯常常在 08:00 前就賣光。
- 想吃正宗版本,務必避開「賴床時間」。
- 📍 有些早餐「此地限定」,錯過就吃不到
- 像豆汁(北京)、鍋邊糊(福州)、紅米腸(廣州)、油茶(重慶)等,在別處吃不到原汁原味。
- 在地享用,是文化體驗,不只是「填飽肚子」。
- 小提醒:若看到「全中國都有」的煎餅果子,不妨在北京嚐一次正宗原味。
- 💡 看人潮選攤位永遠比 App 評價更準
- 早餐選擇不靠 App,排隊多就是品質保證。
- 不必擔心「油煙味」——越接地氣的地方,越可能驚艷味蕾。
- 🎒 隨身準備紙巾 & 小零錢更方便
- 許多早餐攤僅收現金或掃碼付款,對不熟移動支付的旅客來說,備好零錢更安心。
- 多數攤位不提供餐巾紙,自備紙巾是黃金法則。
常見問題
大陸人一般在早上 6:30 到 9:00 間吃早餐。大多數街邊小吃與早餐店會在 10:00 左右結束供應。
多數傳統大陸早餐以鹹食為主,例如麵條、包子與粥。不過,豆漿、芝麻球等也可能帶有微甜口感,視地區而異。
可以!許多早餐如素包子、豆漿、油條與白粥加榨菜都適合素食者。不過,仍建議詢問店家,部分調味料可能含有動物性成分。
多數如白粥、蒸包與豆漿等早餐選項營養均衡、含油量低,是不錯的選擇。但炸物如油條宜適量食用。整體來說,大陸早餐講求平衡與適中份量。
最佳方式是跟著當地人走進住家附近的早市、小吃攤或濕市場。早上 7 到 9 點之間,居民區內的小吃店最能吃到正宗風味。
留言 (0)